意見回饋
李承恩攝

尋訪簡介

小金門知名的賞鳥景點,也是最有機會看到外型特殊的鳥種─斑翡翠的地方,此外翠鳥和白胸翡翠也是常見的留鳥。位於小金門的西邊,是島上的人工淡水湖,作為防禦和灌溉之用,湖及周圍有草澤、開闊草地及疏林。這裡可觀賞鷺鷥、鴨科及草生鳥種,近年也是黑面琵鷺於金門地區最穩定的度冬地。

尋訪資訊

基本資料

【步道類型】 親子同樂
【海拔高度】約1~5公尺
【步道長度】380公尺
【步行時間】單程約步行10分鐘

管理單位

【管理單位】 烈嶼區管理站
【電話】 082-364411
【入園申請】 不需申請
【入山申請】 不需申請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查看建議路線 
【自行前往】 查看建議路線 
  • 濕地

    金門濕地眾多,其中慈湖及浯江溪口皆為近海的泥沙底半淡鹹水濕地,陵水湖則為淡水水域與草澤叢生的環境。近海濕地有許多無脊椎動物例如貝類、蟹類,比較特別的是屬於節肢動物的鱟。水鳥則在淡水或半淡鹹水濕地都可見,陵水湖以翠鳥科為特色,慈湖及浯江溪口則以鸕鶿群、雁鴨和鷸鴴、鷗科鳥類為主要組成。

環境小教室

鳥影婆娑

陵水湖讓賞鳥人士最趨之若鶩的就是翠鳥科的鳥類,包括翠鳥(魚狗)、斑翡翠(斑魚狗)、白胸翡翠(蒼翡翠)。翠鳥的體型最小,覓食方式是在水邊突出物靜待,等獵物有機可乘時瞬間出擊;斑翡翠則是在空中股翼定點,低頭尋著獵物時俯衝入水;蒼翡翠常站立在水域枝頭、岩石,直線且快速飛行,會滯空俯衝入水捕獵。

鄰近景點

  • 湖井頭戰史館

    烈嶼沿著環島車轍道至海岸的地區被劃入金門國家公園烈嶼區的範圍,以保護此區珍貴的自然與人文資源。本館展示烈嶼地質特色,如花崗岩、玄武岩、貓公石、生痕化石;金門與廈門相對位置圖及烈嶼遊憩資源圖;九宮醫院歷史、烈嶼軍事、美食、景觀照片等資源。

    九宮坑道

    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為一雙丁字型的水道,坑道總長790公尺(含括四個出海口、五座運補碼頭),比翟山坑道大一倍之多,民國五十年開挖作為人員、物資運補用,民國87年移撥金門國家公園規劃整理,於90年12月28日正式開放參觀。

    烈嶼遊客中心

    烈嶼沿著環島車轍道至海岸的地區被劃入金門國家公園烈嶼區的範圍,以保護此區珍貴的自然與人文資源。

金門曾是煙硝衝突的戰地,考驗人們意志和勇氣的前線,卻也是生物在人類開發腳步下得以喘息的庇蔭。島上大大小小的水塘濕地是旅行候鳥的綠洲,水獺生息的地盤,食蟲植物的小小舞台。冬風的滄勁,夏陽的直率,一如高粱酒的剛烈,和栗喉蜂虎身上每個色彩的鮮明。灘地上的鱟見證了反登陸樁保家衛國的心志,挺著硬殼在浪潮中遊走,好似熊熊戰火熬煉出人民的堅忍不拔。這裡,文化貼著野地的脈絡生長,大陸與島嶼的生態彼此交會流動著,跟著草地上的戴勝,一起探險吧!-金門國家公園

生物多樣性地圖



※如為保育類物種,其坐標有經過模糊化處理